愿生寺,这座扬州民国时期最大的寺庙,经过两年的修缮后,9日全堂佛像开光,标志着该寺正式对外开放。为古城新添了一个佛教、旅游以及文化相结合的历史景点。
记者探访
前后五进,新修展示厅
9日,记者由山门殿进入愿生寺,修缮一新的庙宇古色古香;第二进大雄宝殿为蝴蝶瓦屋面,屋面飞檐翘角,戗脊上每段走兽都不一样。第三进三圣殿的构造与大雄宝殿类似,均是飞檐翘角;第四进原为唯升阁,取萧唯昇名字“唯昇”两字谐音。因为供奉地藏菩萨,所以现在改名为地藏殿。地藏殿后即为弥陀殿,一样的飞檐翘角,第五进为新修的佛教展示厅。
记者看到,愿生寺山门殿与大殿之间的天井两侧建廊房与前后殿房相连,大殿与藏经楼之间的天井两侧亦设廊房连接
,后殿房是主轴线上最后一进房屋,其中轴线偏于前殿房之北许多,其南北两侧对称建有两层串楼,串楼
与后殿房之间用廊房连接,廊房内设门通往寺东。寺院北端的西侧建有明代楠木大厅。
修缮历程
住持化缘三千万投入修缮
据市佛协名誉会长候彪介绍,埂子街北首146号的愿生寺占地约50000平方米,其古建筑面积1650平方米,为木结构,“愿生寺是扬州城内最后建筑的一座寺庙,民国十九年(1930年),扬州首富盐商萧云甫之妻,出资在此兴建了愿生寺,作为长生寺的下院。”
2010年,愿生寺的修复工作正式启动,修缮过程完全依据历史文献,遵循“不改变文物原状”的原则,力求修旧如旧,按照原先结构和布局进行修缮,保持原来的平面布局和风格,使用原来的建筑材料,力求保持构件原来的质地,保持原来的传统工艺手法。重修后的愿生寺最大限度地保留青砖墙体和古式木装修。
在开光法会上,该寺现任住持释融善大师感慨万分。她虽已60多岁,但不辞辛苦,以一己之力化缘3000多万元,投入到愿生寺的修缮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