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乃晏然空过。
何乃犹何为。亦反诘之词。亦承上转下之语。以上示知生死过患无常迅速。向下令悟舍俗入道。依法勤修。期出轮回。晏然者。安然也。总谓光阴迅速。人命无常。何为饱食终日。无所用心。而晏然虚度。不谋上进。以脱生死者乎。
○四违俗入道
父母不供甘旨。六亲固以弃离。
上句缺反哺。下句缺敬睦。父母者。子之天地也。诗云。哀哀父母。生我劬劳。欲报之恩。昊天罔极。经云。若有供养父母。得无量福。佛言。父母于子。有大增益。乳哺长养。随时将育。四大得成。若人右肩负父。左肩负母。经历百年。便利背上。无有怨心。四事供养无乏。此子犹不足报父母之恩。欲报恩者。当劝父母于佛法僧。因果等法。未信者令信。已信者令增长。无净戒者。劝受持戒。有悭贪者。劝行惠施。无胜慧者。劝修胜慧。令善安住。以自调伏。乃名真实报父母之恩。六亲者。父母兄弟妻子也。又曰。一父。二子。三从父昆弟。四从祖昆弟。五曾祖昆弟。六族昆弟。弃离者。经云。菩萨出家。舍离六亲。不记不忆。勤修道行。以速成菩提故。
记曰。甘旨者。美食也。犹不足报父母恩者。谓虽色养无违。而不能置亲神于上界。欲利亲灵于多生者。必须劝持斋戒。广修福慧。若出家者。父母贫乏。不能自活。佛听教令信心。授彼三归五戒。然后乞食供之。南山云。真出家者。怖四怨之多苦。厌三界之无常。辞六亲之至爱。舍五欲之深着。能如是者。名真出家。则可绍隆三宝。度脱四生。利益甚深。功德无量矣。
不能安国治[邱-丘+(看-目)]。家业顿捐继嗣。
上句缺致君泽民。下句缺承业继嗣。释子出家。舍生育继嗣。绍隆三宝种族。虽似忠孝有缺。然立身行道。以报亲恩。说法劝善。用羽皇化。如斯报德。孰能加焉。昔宋文帝。谓何尚之曰。若率土皆淳释化。则朕坐致太平矣。尚之对曰。夫百家之乡。十人持五戒。则十人淳谨。千室之邑。百人修十善。则百人和睦。人能行一善。则去一恶。去一恶。则息一刑。一刑息于家。万刑息于国。此明旨所谓坐致太平者也。
记曰。上文明违俗。下文明入道。
缅离乡党。剃发禀师。
上句离俗。下句入道。缅者远也。谓远离乡俗。趣向无为。即舍家。趣于非家也。剃发禀师者。弃俗容仪。坏世饰好。仿同如来。具佛德相。禀命于师。从师受学。乃入道之玄规。出世之洪范也。
记曰。世以须发为容仪饰好。比丘出家。违俗慕道。弃世所好。绝灭爱情。今时留须长发。号曰头陀。名既叛而行复乖矣。梵语头陀。此云抖擞。谓抖擞三界尘劳烦恼。其行则有十二法。今以披发。号为头陀者。讹妄之甚也。佛言。须发爪长。是恶比丘破戒之相。若阿兰若独住比丘。无人剃者。听发极长一寸。爪长如一麦。不得过。舍家趣非家者。弃世俗之家。入无为之舍也。文殊菩萨白佛言。云何如来说父母恩大。不可不报。又言师僧之恩。不可称量。其谁为最。佛言。其在家者。孝事父母。在于膝下。莫以报生长之恩。以生育恩深。故言大也。若从师学。开发知见。次恩大也。夫出家者。舍其父母生死之家。入法门中受微妙法。师之力也。生长法身。出功德财。养智慧命。功莫大焉。追其所生。乃次之耳。乡党者。乡向也。谓众人之所向也。党朋党也。古以五百家为党。周礼云。百家之内曰乡。汉志以五家为邻。五邻为里。四里为族。五族为党。五党为州。五州为乡。斯则以万二千五百家。而为乡也。禀者。受命也。
内勤克念之功。外弘不诤之德。
上句明念慧。下句明和敬。内切念慧。外阐六和。乃入道之功勋。立德之基本也。肇师云。非真心无以具六法。非六法无以和群众。如众不和。非敬顺之本也。
记曰。一戒和同修。二见和同解。三身和同住。四利和同均。五口和无诤。六意和同悦。
迥脱尘世。冀期出离。
上句出世俗家。下句出三界家。欲脱尘俗。须发足超方。期超三界。当断烦恼。始符出家之本誓也。此二句。总结上文以起下词。
记曰。上句结父母六亲[邱-丘+(看-目)]国继嗣乡党五句。下句结剃发内勤外弘三句。迥者。寥远也。冀者。欲也。望也。
○五名利失道
何乃才登戒品。便言我是比丘。
上句明无作始沾。下句明止德未备。由名行未当。非称比丘之义。辞亲入道。内勤外弘。本为期出生死。何以才入僧数。即便饕餮名利。放逸恣情。造有漏因。结生死果。违背初心。失出离行耶。才登戒品者。方禀具足。无作初成也。戒品有四。谓五戒。十戒。具足戒。菩萨戒。前后俱通在家出家。中二唯局出家。我是比丘者。具足戒人也。比丘是梵语。名含三义。一破恶。二怖魔。三乞士。含此三义。不能翻译。故存本音。
记曰。无作者。亦名无教。又名无表色。乃戒体也。从三羯磨而得。得此体已。任运止恶。任运行善。不用再作。故名无作。言止者。谓止断诸恶。令不更起也。破恶者。如初得戒。以三羯磨。发善律仪。破恶律仪故。若通就行解。能破见思之恶也。怖魔者。既能破恶。而魔王念言。此人非但出我界域。或有传灯。化我眷属。空我宫殿。故生惊怖也。乞士者。乞是乞求之名。士是清雅之称。谓内修清雅之德。外离四邪之食。净命自居。福利众生。破憍慢心。谦下自卑。告求资身。以成清雅之德也。今人多求多畜。岂称清雅之德。既乖其名。尚得为比丘者乎。
檀越所须吃用常住。
上句明信施。下句明僧物。若无戒德。则寸丝滴水难消。况檀越之四供。僧祗之受用乎。檀越者。檀是西音。此言施。越乃此方之语。谓能行施。则生生越度贫穷苦海也。常住有四。一。常住常住。谓僧寺房舍。众具。花果。田园。仆畜等。以体局当处。不通余界。但得受用。不通分卖。故重言常住也。二。十方常住。如寺中供僧常食。体通十方。唯局本处。此二名僧祗物。三现前现前。谓僧现得施物。唯施此处现前僧故。四十方现前。如亡五众轻物。若未羯磨。物通十方僧。若已羯磨。物属现前僧。此二名现前僧物。
记曰。所须者。通食用。吃用者。吃局饮食。医药用通衣服卧具房舍等。
不解忖思来处。谓言法尔合供。
上句失观。下句痴议。以无观慧故。不解思法。由痴暗故。别生愚见。无惭无愧。慢怠贪嫉。因之而生矣。忖谓计度。思谓筹量也。谓言者。自出非语也。法尔者。理之当然也。合供者有二。一谓他合当供养于我。二谓我当合受他供。来处者。计一钵之饭。作者功用不少。施者割妻子之分。以种福田。自德不全。岂合受供。众德虽备。犹须观行。方消信施。故文殊问经云。菩萨若无思惟。饭亦不应食也。
记曰。迦叶经云。时五百比丘言。我等不能精进。恐不能消信施供养。请乞归俗。文殊菩萨赞言。若不能消信施之食。宁可一日数百归俗。不应一日破戒受人信施。佛告文殊。若有修禅解脱者。我听受人信施食。慈恩法师云。不蚕衣。不田食。织女耕夫汗血力。为成道业施将来。道业未成争消得。慈受深禅师云。如今有等初学。饱食高眠。任性过口。犹嫌不称意。不知出家人。如一块磨刀石。一切人要刀利。便来石上磨。磨来磨去。别人刀利。自家石渐消薄。有等更嫌他人不来我石上磨。有甚便宜处。此语最切。如施金针。中人病处。假其石如金刚。不妨嫌他不来磨。智度论云。思惟此食。垦植耘除。收获蹂治。舂磨淘汰。炊煮乃成。用功甚重。计一钵之饭。作夫流汗集合成之。食少汗多。此食作之功重辛苦如是。入口食之即成不净。更无所直。宿昔之间。变为屎尿。本是美味。人之所嗜。变成不净。恶不欲见。行者自当思惟如此獘食。我若贪着。当堕地狱。啖烧铁丸。从地狱出。当堕畜生。牛羊骆驼。偿其宿债。或作猪狗。常啖粪秽。如是观之。生厌离想。方堪受食。道安法师云。减割之重。一米七斤。无戒食施死入泰山。烧铁为食。洋铜灌咽。如斯之痛。法句所陈。所谓学道不通理。复身还信施。长者八十一。其树不生耳。若也一念回光。忽与道合。万两黄金亦消得。
吃了聚头喧喧。但说人间杂话。
上句总标。下句别释。以喧喧未审何言。故释曰。人间杂话。吃了者。饱食已。聚头者。共相聚首也。杂话者。世俗之言。不涉经律之语。犹无克念。外发言非。不修观慧。奚解忖思。三业不勤。掉举由生。遗教经云。若种种戏论。其心则乱。虽复出家。犹未解脱。是故急当舍离戏论散乱之心。求于无为寂灭之乐。欲得寂灭乐者。唯当善摄其心。灭除戏论之患。长芦赜禅师自警文云。若乃窃议朝廷政事。私评郡县官寮。讲国土之丰凶。论风俗之美恶。以至工商细务。市井间谈。边鄙兵戈。中原寇贼。文章技艺。衣食货财。自恃所长。隐他好事。揄扬显过。指摘微瑕。既乖福业。无益道心。如此游言。并伤实德。坐消信施。仰愧龙天。罪始滥觞。祸终灭顶。何也。众生苦火四面俱焚。岂可安然坐谈无义。古德尚言自警。我等何人好不自思。
记曰。喧者哗也。掉举者。有三种。一身掉。谓身好游走。诸杂戏谑。坐不暂安。二口掉。谓好喜吟咏。竞争是非。无益戏论。世间语言等。三心掉。谓心情放逸。纵念扳缘。思惟文艺。世间才技。诸恶觉观等。宋光孝安禅师。在定中见二僧倚槛相语。初有天神拥卫倾听。久之散去。俄而恶鬼唾骂。扫其脚迹。询其故。乃二僧初论佛法。次序间阔。末谈资养。安自是终身未尝言及世事。律云。有二苾刍。随路而行。说非法语。时有不信心夜叉。欲吸其精气。佛言。苾刍在路行。应思惟善法。有二种事。一作法语。二如圣默然。至止息处。说圣伽陀。今人终日间谈杂话。尚不免神鬼呵责。而况求其拥护。可得乎哉。
然则一期趁乐。不知乐是苦因。
上句明逸乐。下句明苦因。谓今生恣情放逸于欲乐。即是当来之苦因。苦因斯集。苦果便至。故云因地不真。果招纡曲。目前交报。殁后沉沦。斯之谓欤。一期者。谓诸众生受身。虽云寿命长短不同。然皆是一期果报。是则一生逐乐。诚为万劫之苦殃矣。
记曰。欲乐者。五欲乐也。
曩劫狥尘。未尝返省。
上句明随尘习。下句明失慧眼。由无始劫来。一向顺自惑习。随逐诸尘妄境。至今炽然胸中。未尝一念返照知非。何能克修定慧。破彼惑习。而出尘劳耶。
记曰。曩谓曩昔。劫是长时。即无始劫来也。尘者尘垢。是染污义。谓诸妄尘惑习。能染污自心真性。不得见道故也。
时光淹没。岁月蹉跎。
上句是昼夜失。下句是年月失。淹没者。湮灭也。蹉跎者。虚过时日也。若不专修定慧。非但埋没光阴。实乃徒丧百年矣。
记曰。言时光者。是昼夜互举也。时谓十二支干。光谓三光也。
受用殷繁。施利浓厚。
上句自用。下句他施。他为求福施之无厌。而受者须生惭愧。知量受用。言受用者。身心纳润。恣情享施。殷繁者。四供滋多。百一盈长。施利者。四事供养百一所须也。殷繁。浓厚。名异而义同也。
记曰。惠休法师。三十年着一緉鞋。遇软地则赤足。尝诲众曰。汝今种种受用。未饥而食。未寒而衣。未垢而浴。未睡而眠。道眼未明。心漏未尽。如何消得。殷者盛也繁者多也。浓者不淡。厚者不薄也。四供者。饮食衣服卧具医药。百一者。沙门供身所须之物也。
动经年载。不拟弃离。
上句言时。下句言心。由受用殷繁。耽味不休。故致不觉经历年载。曾未生一念弃舍厌离之心。
记曰。拟者所谓拟之而后为。即揣度以待也。芙蓉禅师云。为厌尘劳。求脱生死。休心息念。断绝扳缘。故名出家。岂可等闲利养。埋没平生。直须两头撒开。中间放下。遇声遇色。如石上栽花。见利见名。如眼中着屑。况从无始以来。不是不曾经历。何须苦苦贪恋。如今不歇。更待何时。
积聚滋多。保持幻质。
上句畜不坚物。下句养梦幻身。谓积聚四供不坚之财。保持五阴梦幻之质。一朝无常到来。积之何用。四大分散。保之奚在。故净住法云。生不可保。唯欲营生。死必定至。不知顾死。况此危命。凶变无常。俄顷之间。不觉奄死。然其恶因既积。恶果难逃。形曲影呙。岂虚言哉。
记曰。财属五家。故曰不坚。谓水漂。火焚。贼盗。官得之。恶子败之。无作禅师云。福劣财强。财必为殃。德薄任大。任速成害。古人只要心达。不要身达。他贤莫掩。我贤莫伐。若如此。则知其命。合其道。终一身而自保矣。
导师有敕。戒勖比丘。进道严身。三常不足。
上二句诫勉。下二句示法。如来为三界之法王。四众之导师。穷尽物性。观机授法。应病与药。是故立法制戒。敕令诸弟子。修行进道。必须精勤。少欲知足。以三事而自严身。三事。谓饮食。衣服。睡眠。斯三者。使人之所蔽。障道之因缘。故令常须不足。方与道合。
记曰。导师者。引导众生出于三界之火宅也。思益经云。于诸众生。生大悲心。令入正道。不求报恩。故名导师。报恩经云。示涅槃径。使得无为常乐。故名大导师。遗教经佛言。汝等比丘。若欲脱诸苦恼。当观知足。知足之法。即是富乐安隐之处。知足之人。虽卧地上。犹为安乐。不知足者。虽处天堂。亦不称意。不知足者。虽富而贫。知足之人。虽贫而富。不知足者。常为五欲所牵。为知足者之所怜愍。汝等比丘。受诸饮食。当如服药。于好于恶。勿生增减。趣得支身。以除饥渴。如蜂采花。但取其味。不损色香。比丘亦尔。受人供养。趣自除恼。无得多求。坏其善心又云。汝等比丘。当自摩头。以舍饰好。着坏色衣。执持应器。以乞自活。又云。汝等比丘。昼则勤心。修习善法。无令失时。初夜后夜。亦勿有废。中夜诵经。以自消息。无以睡眠因缘。令一生空过。无所得也。当念无常之火。烧诸世间。早求自度。勿睡眠也。勖谓勉勖。严谓严正。
人多于此。耽味不休。日往月来。?然白首。
上二句贪利。下二句忘生。噫。贪着世利犹未息。不觉白发堆头矣。日往月来如旋火。死符不久又将至。
记曰。于此者。三事也。?者。犹风?然而至也。如阿含经云。有四事。先不语人。一头白。二老。三病。四死。是四事。不可避。亦不可却。
后学未闻旨趣。应须博问先知。
上句言他乏益。下句令先自利。谓虚生空老。无言以接后来。欲得利他。先须自利。自利则博问先知。彻佛祖心性之源利他则了达真宗。广示事理方便之门。博问则不择尊卑。不耻下就。所谓依法不依人。广示则不拣怨亲。不分贵贱。所谓心慈体正。法施平等。设怀彼我。自他两失。法句经云。学先自正。然后正人。调身入慧。必还为上。身不能利。安能利人。心调体正。何愿不至。虽诵千言。不行何益。不如一闻。勤修得益。虽诵千言。不求出世。不如一悟。绝离三界。虽诵千言。不存悲智。不如一听。自他两利。
记曰。旨即经律之宗旨。趣则宗之所归也。宗者尊也。崇也。旨是意旨。谓经律之所崇所尊所主意旨。归趣究竟处也。博谓广参。问谓请益。先知者。先觉也。事钞曰。古云博学为济贫。僧传曰。非博则语无所据。故学不厌博。博则通矣。子曰。君子博学于文。约之以礼。亦可以弗畔矣夫。苟生而贫于学者。懦夫也。死而富于道者。君子也。是知博学乃济识见之贫也。庄子曰。人而不学。谓之视肉。学而不行。谓之撮囊。弗畔。谓不违道也。
将谓出家。贵求衣食。
此二句。结上起下之文。将者。欲也。拟也。亦抑词也。然舍俗出家。本以道为重。非以衣食为所贵也。
记曰。道安法师诫众云。卿已出家。弃俗辞君。财色不顾。与世不群。金玉不贵。惟道为珍。约己守节。甘苦乐贫。近德自度。又能度人。
○六启示三学
佛先制律。启创发蒙。
上句明五篇七聚。下句明开发初机。以律是定慧之首学。万善之基本也。蒙是蒙昧。谓从未证圣位以来。皆曰蒙昧。况余初学薄地凡夫乎。佛先制律者。盖由众生烦恼炽盛。三毒竞兴。颠倒乱想。失智慧明。造生死业。是故如来应机设教。首以木叉防非止恶。次以禅定息虑忘缘。后以智慧破惑证真。故南山云。但身口所发。事在戒防。三毒勃兴。要由心使。故先以戒捉。次以定缚。后以慧杀。理次然乎。
记曰。佛即本师释迦如来。梵语具云佛陀。此言知者。亦言觉者。谓于菩提树下。了了觉知三世众生非众生数。有常无常等。一切诸法。三觉圆明。故称为佛。一者自觉。悟性真常。了惑虚妄。二者觉他。运无缘慈。度有情界。三者觉行圆满。穷源极底。行满果圆故。梵语毗尼。此云律。律者诠也。谓诠量轻重。开遮持犯等。梵语波罗提木叉。此云别解脱。即戒也。谓三业七支。各各防非。别别解脱。又受戒已。随对杀等事不作。别别无因。则别别无果。故名别别解脱也。创者。初也。谓立法创业之始也。五篇七聚详具大律。乃比丘二百五十戒法。尼则三百四十八戒法。智论云。尼受戒法。略则五百。广则八万。
轨则威仪。净如冰雪。
上句示法。下句设喻。轨则者。律之轨范法则也。人能禀受斯则。即便直趣无上道也。威仪者。谓有威可畏。有仪可敬。由比丘奉持禁戒。众德威严。令人可畏。于行住坐卧。仪端表正。令人可敬。是则内严外正。一尘不染。故如水之洁。雪之白也。
记曰。本文二句。是戒体。下之四句是戒用。
止持作犯。束敛初心。
上句明持犯。下句明功能。然止即是持。作便是犯。止则三业不驰妄境。诸恶不生。持则守志坚贞。心离散逸。是为束敛。乃入道之首约。定慧之初门。故云初心。
记曰。止则诸恶不起。持则吉罗无犯。又止则心无妄动。持则执而不失。束则念无散逸。敛则定水湛然。辅行云。有言大乘何须执戒者。此谬也。言不执者。乃是持而不执。若令不持名不执。乃是执破。何名不执。执持尚无。妄持安在。
微细条章。革诸猥弊。
上句明戒相。下句明对治。以戒具三千威仪。八万细行。故曰微细条章。对治八万四千诸尘劳。故曰革诸猥獘。
记曰。条章者。即二百五十戒中诸微细条相也。革者。悛除也。猥弊者。即三毒十使诸惑习染也。诸惑者。略言三结十使。广言八十八使。乃至八万四千尘劳。能结缚众生。驱使流转三界。不得解脱。三结者。一身见。二戒取。三疑结。更加贪。嗔。痴。慢。边见。邪见。见取。为十使。此之十使。历三界四谛下。增减不同。共成八十八使。盖欲界苦谛下。十使具足。集灭二谛下。各有七使。谓除身见。边见。戒取。三使。道谛下有八使。谓除身见。边见二使。则四谛合为三十二使也。色界无色界。四谛下皆如欲界。只于每谛下。又除嗔使。以上二界嗔使不行故。一界有二十八使。二界合五十六使。并前欲界三十二使。总成八十八使也。八万四千。诸尘劳者。以贪嗔痴行。及等分行。各具二万一千。共为八万四千也。三千威仪。八万细行者。二百五十戒法。以行住坐卧四威仪。各有二百五十。合为一千。循过现未来三世。为三千威仪。以此三千。配身口七支。成二万一千。以此二万一千。复对治贪嗔痴及等分四种烦恼。为八万四千细行。是为对治八万四千。诸尘劳门也。
毗尼法席。曾未叨陪。了义上乘。岂能甄别。
此承上起下相因之词。上二句戒律未习。下二句经教叵明。曾未叨陪者。谓未曾五夏依师。十席就听。既戒为三藏首学。定慧初门。学拟躐等。教理何明。初门未进。堂奥宁窥。是知戒律未严。慧解靡生。而无上了义之宗。安能辩析悟入者乎。言了义者。谓诸大乘经教。乃决择显了之谈。广明中道实相之义。非诸小乘经典。及余覆相。密意含隐之说也。
记曰。忠国师云。禅宗法者。应依佛语。一乘了义。契取本原心地。转相传授。与佛道同。不得依于妄情。及不了义教。横作见解。疑误后学。俱无利益。如师子身中虫。自食师子肉。非天魔外道。而能破灭佛法矣。毗尼法席者。讲演戒律处也。律制比丘。纵证三明六通。亦须五夏依师学律。若律不明。乃至终身不离依止。资持云。律制比丘。五夏已前。专精律部。若达持犯。办比丘事。然后乃可学习经论。今越次而学。行既失序。入道无由。大圣诃责。终非徒尔。今时才沾戒品。便乃听教参禅。为僧行仪一无所晓。况复轻陵戒检。毁呰毗尼。贬学律为小乘。忽持戒为执相。于是荒迷尘俗。肆恣[离-禸+几]顽。且戒必可轻。汝何登坛而受。律必可毁。汝何削发染衣。是则轻戒。全是自轻。毁律还是自毁。妄情易习。至道难闻。拔俗超群。万中无一。请详圣训。能无从乎。十席就听者。昔宣律师。其师勉之十遍往听毗尼。元宣师非钝。尚就十听。盖欲极其精妙。尽其旨趣。为定慧之本。无生之要也。甄别者。分析明了义理之谓也。
可惜一生空过。后悔难追。
此二句是慨叹词。谓经律不明。即失身戒心慧。而玄道无因契悟。是为空过。生死到头。悔之不及。故曰难追。
律是戒学。经属定学。已示二学竟。下明慧学。以道由般若妙慧。方能契会也。
教理未尝措怀。玄道无因契悟。
上句慧解未具。下句顿悟无由。教理者。诠理之谓教。教之所诠曰理。诠理之教者。即十二部经。良由如来依理立言。令群生修行而证于理。四教义云。说能诠理。化转物心。故言教也。化转有三义。一转恶为善。二转迷成解。三转凡成圣。所言诠理者。谓诠真谛理。及中道理也。玄道者。即佛祖心印。强而言之曰。幽玄微妙寂灭无相之道也。若不以如来教理为正因。则佛祖无上妙道。顿悟无由。故达磨西来。以四卷楞伽为心印。黄梅五祖。劝持金刚般若。天台证入法华。圭峰顿悟圆觉。故宗镜云。西天诸祖。此土六代。乃至马祖。南阳鹅湖。空山禅师等。并博通经论。圆悟自心。所有示徒。皆引诚证。终不出自胸臆。妄有指陈。是以绵历岁华。真风不坠。以圣言为定量。邪伪难移。用正教为指南。依凭有据。但莫执义上之文。随语生见。直须探诠下之旨。契会本宗。则无师之智现前。天真之道不昧。故知教有助道之力。初心安可暂忘。所以从上先圣诸祖。莫不研穷三藏至理。印可自心。观风化物。今之学者不能全此。反生轻谤。是何心哉。苟得鱼忘筌。则经律何过。如来金口所说一言一字。百劫千生尚不闻见。况得受持解悟。故知教不迷人。人自迷教耳。圭峰云。诸宗门下。皆有达人。然各安所习。通少局多。以承禀为户牖。各自开张。以经论为干戈。互相攻击。情在函矢而迁变。法逐人我为高低。致使是非分拏。莫能辩析。经如绳墨。楷定邪正。绳墨非巧。巧者必以绳墨为凭。经论非禅。参禅者必以经论为准。当知经是佛语。禅是佛心。律是佛行。如来身口意业。本不相违。良由人与法差。法与人病。舍一执一。自为颠倒。若是至人。回万法于己者。则奚是奚非。何相违之有哉。
记曰。本文二句。言无慧学。即无因顿悟。是则因律明教。因教明道。问曰。顿悟乃直指之宗。不立文字。何用经教为指南耶。答曰。岂不闻乎。依经解义。三世佛怨。离经一字。即同魔说。又云。今人看古教。未免心中闹。欲免心中闹。应须看古教。宝藏论云。古镜照精。其精自形。古教照心。其心自明。若知一切法。本是如来藏中性德妙用。又何是何非。何文字之有耶。十二部经者。如来一代说法。教分十二。统摄三藏。一契经。二重颂。三受记。四伽陀。五无问自说。六因缘。七譬喻。八本事。九本生。十方广。十一未曾有。十二论议。南阳忠国师。鹅湖大义禅师。思空山本净禅师。
版权所有:金刚经在线网